《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第四期
五千多年前,长江中游有着怎样的文明图景?
2025-08-0414:00 | 来源:人民网
222


百度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顾问,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题为“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打造一流城市学智库”的主旨演讲。
长江,在万古奔腾中书写了雄壮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在湿润多雨的长江中游,史前文明会呈现出怎样的文明图景?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支持下,考古工作者们在位于湖北江汉平原北端的城河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取得了重要进展。
8月3日14时,由国家文物局、人民网联合出品的《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五季第四期正式推出。本期节目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城河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彭小军,与我们分享城河遗址的考古新成果。
城河遗址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重要城址,城垣及以内面积约70万平方米,此前已发现城垣、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城外墓葬区等重要遗存。突然增加的聚落、拔地而起的城池、规划有序的公共墓地、丰富多样的墓葬葬仪……考古工作者推测,城河遗址的出现,与人口的迁徙和汇聚有密切关联。对城河遗址的持续发掘、研究,为解读当时人群迁徙和文化融合,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证据。
(责编:赵竹青、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